中国一中亚民间友好论坛
中亚民间友好论坛是一个以民间力量为主体、以友好交流为主题的高级别国际会议。一个旨在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(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)人民之间友好往来、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。
1.核心目标与宗旨
论坛的核心目标是“睦邻友好、合作共赢”。它致力于:
增进理解与信任:通过民间层面的广泛交流,消除隔阂,加深中国与中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。
促进文化交流:搭建文化互鉴的桥梁,展示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、艺术、历史和传统。
夯实社会根基:为官方的政治和经贸合作打下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,让合作更可持续、更深入人心。正所谓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”。
推动务实合作:不仅限于文化,也扩展到教育、科技、旅游、媒体、青年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项目。
2.主要参与方
主办方:通常由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相关机构共同主办。最重要的中方主办单位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,这是一个专门负责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人民团体。
参与者:非常广泛,包括:各国政要、前政要和政府官员。外交使节。文化、教育、商业、媒体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、企业家和知名人士。艺术家、青年代表和普通民众。
3.活动形式
论坛通常以峰会+分论坛+配套活动的形式举行:
开幕式暨主论坛:高层领导发表主旨演讲,阐述论坛意义和合作方向。
平行分论坛: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深入讨论,例如:智库交流分论坛,文化旅游分论坛,青年领袖分论坛,媒体合作分论坛
配套活动: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如摄影展、艺术演出、美食节、电影周等,让交流更直观、更生动。
4.重要意义
服务国家战略:论坛是落实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特别是深化与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核心区域——中亚国家合作的重要举措。它完美体现了“一带一路”倡导的“五通”中的“民心相通”。
应对时代需求:在国际格局复杂变化的背景下,通过民间友好来维护地区和平、稳定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。
打造品牌项目:该论坛正逐渐成为一个机制化、品牌化的民间外交平台,定期举办,持续产生影响力。
历史与举办情况
首届论坛:于2020年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,意义特殊,旨在疫情期间保持和加强联系。
后续会议:此后基本保持每年一届的频率,在中国和中亚国家轮流或线上举办。例如,2023年6月在青岛举办了第四届论坛。
总结来说,中亚民间友好论坛是一个由中国发起、与中亚各国共同打造的,通过文化、教育、青年、媒体等多渠道的民间交流,来巩固传统友谊、深化互利合作、共筑美好未来的高级别对话与合作平台。
它是中国周边外交和“一带一路”民间交流的典范之一。